导 读
近日,首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著作《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应用与发展》出版,本书由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委会联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武汉大学、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0家单位共同编写。本书围绕实用性和创新性展开编写,从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概述、框架、关键技术、支撑体系、编制、应用、平台、趋势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系统性梳理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应用案例。清华同衡为主编单位之一,在恽爽副院长的带领下,统筹完成第六章“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智慧城市研究所王飞飞、张淏楠等参编书籍。此外,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还参编了智慧城市系列丛书中的《智慧生态应用与发展》《CIM应用与发展》《智慧园区应用与发展》等著作。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相较于传动的空间规划,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旨在解决“九龙治水”导致的规划冲突问题。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空间规划进行了优势互补,通过对各类开发活动进行管控和指导,从空间层面促进地方发展模式转变,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质量和效率。
2019年《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下发,指出要同步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近年来初步形成以“一张底图”为基础,整合叠加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伴随着各地规划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空间规划的重心已逐渐由总体规划转向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内容,新的阶段对智慧规划有了新的要求,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应运而生。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治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仅是数字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化、规范化的关键所在。面向传统物质协调型规划暴露出来部门分治、静态方案、编管脱节等诸多问题,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与规划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和耦合,实现多要素与空间协调,实现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构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石,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智慧规划需要涵盖规划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考核、完善等完整闭环的规划及实施管理流程。因此,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有更加完善的顶层设计,并探讨新型信息技术与规划的协同性,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上册详细介绍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框架、关键技术、支撑体系、规划平台、编制体系以及审批、实施与监督等内容,搭建出了我国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四梁八柱”,并首次清晰地梳理出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内与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相关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路径。
在现有行业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新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总体框架,分为目标体系、业务体系、治理逻辑、技术框架和制度规范体系五个主体部分,覆盖内容更全面,体系结构更清晰,以科学客观全方位地理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业务、逻辑、关键技术和制度保障。
其中目标体系针对国土空间上人、路、地等资源要素形成“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能力;业务体系应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五级三类”业务匹配,并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动态化手段覆盖规划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治理逻辑可以概括为一数字化为治理基础、以协同化为治理模式、以智慧化为治理方向的三个层次;技术框架包括高性能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数据资源、高效率的模型方法等;制度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和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等,将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序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面向智慧国土空间涉及的关键技术,本书深入探讨了动态感知技术、系统认知技术、科学决策技术、面向精准操作的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以期通过这些技术提升规划的准确性、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感知”手段,使得规划人员能够获取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空间、社会、行为多维信息;通过更为系统的“认知”过程,使得规划者能够更快速和精准地理解和解释时空演变规律;通过更为科学的“决策”工具,以更好地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规划的整体价值;通过更为精准的“操作”逻辑,以便更优地实现规划干预过程。
围绕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各环节智能化水平的支撑能力,本书还构建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包含设施支撑、数据支撑、标准支撑、安全支撑和人才支撑体系。
基于物联网、时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本书明确提出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平台,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公布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集成、融合和共享,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提出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针对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立足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传导路径,以规划编制智能化、审查自动化、实施精准化、监管多维化为目标,本书提出构建覆盖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促进各级各类规划上下衔接,优化规划编制各环节、多专业的协同工作,推动规划编制成果从静态向动态转型、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转型,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在国土空间审批、实施与监督层面,围绕规划审批(查)、实施管控、监测预警、体检评估和调整优化等工作环节,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全域全要素数字化、全方位协同化、全周期智能化”为目标,提出建成立体数据仓、多跨协同网、智慧决策链,推动形成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审批、实施与监督的新模式、新生态;同时将公众参与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将智慧性人本性融为一体,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从蓝图型向治理型、从静态管理到动态调整、从结果评估到过程评估转变。
最后,本书针对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对实景三维深化应用、动态感知用户精细化管控、定期性与精细化评估、智能规划决策以及现代化治理支撑五个维度。
本书下册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展现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在不同地区的应用实践,为各地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本书作为智慧城市系列丛书的第七部著作,继续秉持该系列丛书架通概念层次和经验层次桥梁的初衷,面向行业提供一本适合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政府机构等领域的人员阅读和使用的书籍。此外,本书首次清晰地梳理出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内与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实践,将为未来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学科与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